要想将小班幼儿的午睡管理做好,笔者觉得必须做好以下三个环节:
一、午睡前的充分准备
1.保证午睡间温度适合幼儿午睡
午睡间的门窗,上午必须开着通风,让室内空气对流。在幼儿散步时,保育老师需提前几分钟将门窗关闭,保证室内温度控制在幼儿感觉舒适的范围内。到了大冬天或大夏天,提前将室内空调打开调至适宜幼儿午睡的温度。
2.养成睡前小便的良好生活习惯
教师带幼儿散步回来时,可采用游戏的情境,如让幼儿学“小猫”轻轻地走进活动室,用温柔的声音提醒幼儿:“小猫宝宝们,快去小便!”这样,幼儿会在游戏的情境中很主动地去小便。日复一日,幼儿就会养成睡前小便的好习惯。
3.注重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
现在的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,在家里是全家的“轴心”,家人都围着他转,而在幼儿人数较多的幼儿园里,这点是不可能做到的。为了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,笔者就在自己所在的小班进行了如下训练:刚开学小朋友的衣服不太多时,笔者就在“班级博客”和“家长园地”上发出通知——要求家长在家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脱裤子和鞋子。随着天气转凉穿衣数量的增加,班上幼儿进入午睡间后就会自己主动地将鞋子、裤子脱好,然后坐在被子里等老师帮忙脱套头的上衣。这样的措施实施后收效明显,许多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孩子也学会了基本的脱衣技能。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,再逐步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。一学期下来,班上幼儿的动手能力与自我服务能力明显增强,家长也普遍反映幼儿在家的表现和进步也同样让他们感到惊喜!
4.营造愉悦、轻松的睡前氛围
在帮助幼儿整理好被褥后,教师可以用轻柔的声音讲2到3个“睡前小故事”或者放些轻音乐以促使幼儿在愉悦、轻松的情绪中不知不觉进入梦乡。
二、午睡中的及时调整
1.午睡间空气的及时更新
在幼儿入睡后四十五分钟至一个小时左右,值班老师应将门或窗稍开(不可形成对流),使混浊的午睡间有新鲜的空气进入,从而使幼儿的睡眠质量更高。
2.时刻关注每个幼儿的冷暖
由于每名幼儿的教养方式和身体素质是有差异的,所以要求值班老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孩子的午睡动态。有的幼儿刚入睡时易出汗,这时可给他少盖点,等到幼儿不流汗时就要及时将被子完全盖好;有的幼儿翻身时容易将被子蹬掉,这时就需要值班老师及时盖上被子,以防幼儿着凉。
3.帮助幼儿晒鞋子
若天气晴朗、干燥,值班老师可在幼儿全部睡熟后,将幼儿的鞋子放到走廊里晒一晒、吹一吹,既可以保证午睡间里没有鞋臭味,又可让幼儿起床后穿上干爽、舒适的鞋子(晒鞋子的工作也可在班上幼儿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后,请能力强的幼儿在午睡前将鞋子摆放到走廊里。)
4.关心班上的特殊儿童
&nb